欢迎访问防水材料招商网![请登录/免费注册]

项城市贾岭防水> 河南项城贾岭防水人>项城市贾岭镇防水第*人与防水行业发源地

项城市贾岭镇防水第*人与防水行业发源地

项城防水“与”林州建筑“、”长垣防腐“齐名,成为河南省委、省政府重点培育的三个建设劳务输出品牌之一。目前,”项城建筑防水业“已确立了在全国的龙头地位。

blob.png

防水之源

防水行业发源地——项城市贾岭镇

在中国,提起来防水,没有人不知道项城的;在项城,提起来防水,没有人不知道贾岭的。现在遍及全国的乃至世界的项城防水大军,都是贾岭人黄培栋的徒弟或者再传弟子,防水鼻祖黄培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贾岭遂成为天下防水业的发源地。

源启:热血青年

1934年农历3月3日,黄培栋生于贾岭镇闫老寨大队齐庄自然村,就像解放前大多数贫苦家庭的孩子一样,割草放羊做农活长大,没有机会读书上学,不会写自己的名字。

1962年,党号召城乡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黄培栋立刻到公社报名,并被分配到青海省支援边疆建设。虽然青海在哪遥远的地方,但受王洛宾歌曲的影响,在黄培栋的眼里青海美丽而神秘。在那里,春雨飘落,草儿发芽,大地一片青青,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,人行图画中。乘汽车转火车再乘汽车,终于到达目的地后,黄培栋才发现这里是一片戈壁滩,十分荒凉,根本没有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”的美景。茫茫戈壁滩上布满粗砂、砾石,踏在上面,沙沙作响,一条条干沟毫无生气地横卧在上面,几乎没有绿色映入眼帘。面对内心的巨大落差,黄培栋没有灰心丧气,“我为祖国献青春”的豪言壮语,让他热血沸腾,给他以很大的鼓舞,这个荒凉的戈壁滩不正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吗?

当时同去的还有十几位贾岭籍工人,他们的任务是参加一个保密单位的基建工作,正值青春的黄培栋从此每日与沙灰水泥青砖为伍,他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,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。后来,他们十几人还曾经被抽去参加公路修建,运石子,熬沥青,整路基、浇筑混凝土,十分辛劳,其他老乡受不了,又回到了基建队,但黄培栋坚持了下来,并掌握了熬制沥青的技巧。

期间,他在春节回家乡团圆的时候,经媒人介绍和父母操办,黄培栋和李寨太阜店村李胖妮成立家庭,并生育二子一女,大儿子黄金龙,二儿子黄金川,女儿黄金花,虽然不富裕,但小家庭充满欢笑其乐融融,然而黄培栋并没有停留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中,而是选择抛妻别子,继续去青海参加边疆建设,并且把熬制和摊匀沥青的技术练习得更加娴熟。

1973年,青海援建工作胜利完成,黄培栋才回到父母妻儿身边,虽然去时只带着简单的行李,十年后回来依旧是空空的行囊,但黄培栋在青海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和坚忍不拔的意志,并且更加坚定了为祖国建设贡献毕生力量的豪情。

研发:第一桶金

回到家乡后的黄培栋参加生产劳动之余,常常和公社粮管所负责人刘廷选互相往来。一次,刘廷选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:“现在公粮收购已经完成,上级还没有派车来调运,正值雨季,如果粮仓漏水,粮食霉烂,乡亲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,多么可惜。”因为常在粮管所走动,刘廷选说的情况他非常明白:当时粮仓地面防水基本靠麦秸干草,房顶裂了基本靠泥巴涂抹,这样的设备对付淋淋夏雨,其效果怎么会好,不仅仅是贾岭,包括其他地方,粮食霉变也是常事。

这可是一个国家性的大问题,爱钻研的黄培栋并不是陪朋友叹息一会儿就过去了,几天之内,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:公社粮管所希望上级尽快运走以免霉变,可如果防水工作做不好,在上级粮仓就能保证不发霉损耗吗?怎么能解决粮食存放这一难题呢?联想到在青海的时候,援建工人把沥青加热融化,然后铺在路上建成柏油路的事情,如果把沥青涂到房顶,是不是具有一样的防水效果呢?黄培栋为自己的想法儿激动不已,他让刘廷选买来一大桶沥青,取出一小部分放在锅中加热,溶化后涂到墙壁上,然后向上面泼水,几次三番,赛过瓢泼大雨,发现再多的水都不能透过沥青、渗入墙壁。试验成功,欢呼雀跃的黄培栋立刻投入到贾岭粮仓的防水工作中。

因为开仓收粮日期临近,黄培栋恐怕耽误这件大事情,不是困得十分坚持不住,他绝对不会去休息。一锅锅熬制沥青,一桶桶掂到工地,先在地面铺上一层熬制融化的沥青,怕沥青污染粮食,又在沥青上面再铺一层类似现在无纺布的东西,以把粮食和沥青隔开。做完室内,黄培栋又一桶桶把沥青吊至房顶,一天几十桶下来,人累得几乎坐在地上起不来,一个月后,终于做成了东晒不裂夏晒不流雨雪不愁的防水层。艰苦的劳动也换来了丰厚的报酬,检点这一个月的收入,除了上交生产队8块,他还剩下20多元,相当于当时公社干部一个多月的收入,攥着他人生的第一桶金,黄培栋百感交集,防水从此问世。贾岭是中国防水业的发明地,贾岭因此而荣耀,名传千秋。

发展:财源滚滚

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等粮管所防水做好,农民兄弟交公粮的日子也就到了。乡亲们来售粮时,见粮仓地面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铺上干草麦秸,纷纷表示担心,并找到刘廷选反映这个问题,问他是不是忘了,这件事可马虎不得。刘廷选向大家解释:“乡亲们放心,今年咱们采用的是新的防水措施,比麦秸防水效果好多了,绝不会让大家的辛苦白费。”乡亲们将信将疑,虽然刘廷选嘴上这么说,但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。雨季并没有因为人们的担心而晚到,一连许多天淅淅沥沥,淫雨霏霏。每场雨过后,黄培栋都会和刘廷选开仓查看,仔细寻觅可有漏雨的地方,直到调运粮食的大卡车隆隆来到,珍贵的小麦依然像初入仓时一样干燥,二人长舒了一口气。

当年,省里召开粮食征收工作总结会,贾岭调出的粮食以霉变率为零、干燥标准超过国家要求而大受表扬,、,刘廷选也因此戴上了红花,捧回了大红的奖状,这在项城粮食行业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,一时间这件事备受关注,纷纷猜测刘廷选有何妙招。

会议结束后,确山县粮食局派人来找刘廷选取经,二百多里跋涉,辗转几趟车来到贾岭。刘廷选领着来人参观了粮仓地平和穹顶部分的沥青层,来人称羡不已,连问是谁想起这样的妙招,希望能到确山去帮帮忙。于是,在刘廷选的引荐下,黄培栋怀揣窝头、盐籽儿和铺盖卷,当天就跟着来人搭上了去确山的班车,他的人生也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。

确山县属于山区,粮仓大都建在山中,有点像窑洞。当时谈好是做清工,粮食局买料,依据面积付给工钱,不包吃不包住。粮食局把沥青、无纺布送到施工地之后,就回去了,只是两三天来看一看工程进度,就这样,黄培栋一个人开始在山中生活。每天天亮起来,太阳落山后收工,一个人默默熬沥青,一个人默默扛布匹,一个人默默把沥青铺满房顶和粮仓四壁。并不是他不爱说话,相反,黄培栋天生爱说爱笑,与人谈话滔滔不绝,甚至可以接连讲半个月故事而不会重复。但在山中,很少有人可以交流。白天还好,专心干活,赶工程进度,时间过得还快一些;每到晚上,举头望明月的同时,难免思念家乡,想念亲人,此时看到他泪水悄悄滑落的,也许只有清风明月了。几个月后,头发蓬乱,胡须很长,野人一样的黄培栋回到家中时,把家里人都吓了一跳。他兴高采烈地打开已经露出棉絮的铺盖卷儿,拿出几捆十元人民币让妻儿看,农村人谁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,一夜之间,黄培栋的大名传遍贾岭。见确山工程干得不错,又有驻马店朱武、射桥等粮管所负责人邀请黄培栋前去;进而发展到由驻马店地区粮食局出面,把所有粮仓防水工作交给黄培栋来做,财源滚滚而来。

出路:十八罗汉

驻马店工程结束后,黄培栋回到村里稍作休息,然后带着一瓶确山酒厂生产的“大别山大曲”、到村长家里交上耽误队里生产而欠下的工分钱,小酌之中,村长说:“你一个人走南闯北,虽说挣钱,我知道也受了不少苦。你看这样行不行,咱村里劳力多,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你带着他们一起出去,让他们挣些钱,队里多点儿收入,你也有人陪伴说话了,行不行?”生性豪爽的黄培栋一口答应带乡亲们一起致富,于是队里开始挑选壮劳力跟着黄培栋学习防水。计有,闫老寨村王龙、韩三领、闫本亮、黄丰收、黄狮子、闫班、王万松、黄成、周广海;太和阜店村李久需、李九恒;闫梅大队周广海,周广富,三店乡任庄村的任明安等十八人。其中李久需因为心思缜密而专门负责买进和发放材料,周广富是十八人中唯一能识文断字的一个,因而主管收支财会工作。

队伍壮大,黄培栋很高兴,开始带着徒弟们开拓新的市场,大部队所承揽的第一项工程,是新乡铁路局的站台、地下室和家属楼防水工作。按说此时有那么多徒弟跟着自己,黄培栋完全不必亲临现场,只需要隔三差五到工地看看就行了。但对工程质量精益求精的黄培栋依然每天必到施工现场,严把质量关,决不允许偷工减料。有一次,他一位徒弟熬沥青的时候,为省事,没有把上面的盖子打开,等黄培栋去看是否熬好时,受热产生的高压气体,把沥青容器的小口冲开,近四百度的熔融物喷涌而出,落到黄培栋的脸上、手上、胸口上,造成大面积烫伤,他顿时晕了过去。在医院中醒来后,他并没有责怪那位徒弟,只是嘱咐众人以后一定要按要求操作、注意安全,千万不能再出现这样的问题。在医院躺了三个星期,伤情稍微稳定,他就强烈要求出院,虽然住院费不是问题,但他牵挂施工情况,回到临时搭建的窝棚,一边看着大家干活,一边养病,他才放心,生恐徒弟们偶有疏忽,活干不好,影响项城防水信誉。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挣钱是次要的,咱不能丢了项城人的脸。”

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,黄培栋的防水队很快名满新乡、乃至中原。南到郑州,北至安阳,西达太原,东接青岛。几年内,黄培栋领着十八人南征北战,东奔西走,足迹把中原几个省全部踏遍,行程比几个长征还要远。这一时期,黄培栋发现一层沥青一层布防水效果虽好,但不持久,两三年后可能因沥青风化而渗水,于是,他又改为一毡二油、二毡三油,甚至三毡四油,这样,防水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
沥青粘稠度是否恰到好处,是黄培栋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,因为温度低了摊不开,温度高了会起火。一旦沥青起火,一盆水浇上不但不能灭火,高温产生的蒸汽如火上浇油般可怕,不少弟子因此受过伤,这也是黄国栋一直头疼的一个问题。一次,黄国栋正用洗衣粉洗手,发现沥青燃烧起来,一边喊徒弟赶紧用沙土扑盖,一边情急之中,把盆里的水泼到上面,黄国栋正后悔自己慌乱中出错,却惊奇地看到火焰竟然熄灭了,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他兴奋不已,赶紧把所有徒弟都叫到跟前,告诉他们洗衣粉水可以扑灭沥青火,让大家每天都在炉灶旁边放一盆水和一袋洗衣粉,以防万一。从此,因为熬沥青而受伤的现象几乎没有再发生过,这是黄培栋为防水事业做的又一大贡献。因见黄培栋豪爽大度,心地善良,提携乡邻,对技术毫不隐瞒,徒弟周广富佩服得五体投地,便把女儿周盘许配给了黄培栋的二儿子黄金川,并在1988年喜结良缘。

“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”的田间劳作尚能把一个皮肤白皙的人几乎变成棕色人种,更何况黄培栋和徒弟们每天在房顶干活,上有太阳暴晒,下有沥青炙烤,几年后他们回家过春节,乡亲们见他们皮肤黝黑、肌肉发达、精神抖擞、意气风发,活像寺院里的罗汉形象,从此“十八罗汉”的叫法传遍贾岭。

壮大:防水大军

早在黄培栋带着“十八罗汉”转战四方的时候,就因工程订单源源如雪片飞来,人手不够,又从家乡带出二百多人。这些人多为十八罗汉的亲戚、邻居、朋友,更多的人因此掌握了防水技术。随着祖国的建设一日千里,城市一座座高楼如梦中崛起,乡村也多由瓦房变成了平房,这些都给防水事业带来更大的商机。学成出师的二百多人又分别奔赴不同的地方开拓市场,越来越多的贾岭人投入的防水事业。常常是一人出去跑活,家族劳动力都跟着,妻子去给众人做饭,孩子接到当地上学;一个家族兴起,七姑八姨亲家干亲都被带出去,亲戚连亲戚,朋友帮朋友,大哥唤二弟,三叔对四翁,很快,贾岭的防水技术就传遍了项城市。

当然,生意最好的还是黄培栋。黄培栋继续做防水的同时,也在不停思考技术改进的问题。像二毡三油、三毡四油,都很耗费工时、且有时候摊不匀,怎样把步骤简单化,而且不影响防水效果呢?聪明的他很快有了这样一个设想:在工厂中直接把油和布结合在一起,做成油毡,油毡分三层,外面两层是沥青,里面包着毡布,施工的时候,摊两层这样的东西,不是既能节省一大半人力,而且还能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吗?这就是“SBS”新型防水技术

现在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,如果问起他的父亲在哪里,答案肯定是:“去搞沥青了。”这些男士每日爬上房顶或者深入地下室,在烈日或幽暗中默默辛苦的工作,挣钱养育父母妻儿。防水技术为项城老百姓带来了很可观的经济收入,并为项城经济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不懂防水的项城男人不是真正的项城人,这句话并不过分。

防水业的发展,离不开政府多年培育,防水业已成为项城重要的支柱产业。项城现有农村劳动力65万,每年有30万人次外出从事建筑工程防水业,占全市外出务工人员的85%,从业人员遍及15个镇、6个办事处和95%以上的自然村。在全国,下至居民房屋防水工程,上至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防水工程,到处都有项城建筑防水业从业人员参建的身影。近年来,项城人每年签订的建筑防水工程合同额都在170亿元以上,将“项城防水”的品牌推向了全国。先后承揽了像北京西客站、北京奥运体育馆、中央电视台新址、北京奥运地铁线、首都国际机场、上海世博会场馆等国家大型工程防水项目,这让“项城防水”这个金字招牌显得更加熠熠生辉。2008年3月,被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命名为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;2011年7月,荣获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和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称号;2012年6月,摘下了中国建筑防水之都的桂冠。

源引:夕阳余晖

看着项城防水大军以铺天盖地之势迅速席卷全国,乃至世界,欣慰之余,功成名就的黄培栋决定选择退隐。

1994年,他回到项城,在水寨购买方宅十余亩,筑起楼房十多间,种了数株红白桃李树,并开辟一个碧绿小菜园。每日在院中中播种、收获,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,黄培栋有一种经历过斑斓繁华后的超脱淡然。

不久,项城市味精厂兴建,负责人李怀清亲赴黄培栋府上,请他出山负责厂里所有建筑的防水工作,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能为家乡再尽一份力,黄培栋很高兴,立刻召回十八罗汉,师徒们再一次创造出质量和速度的传奇。

因为味精厂防水质量高,2000年,鹿邑宋河酒厂闻名赶来,力邀黄培栋去鹿邑,负责6000平方米的酒窖防水工程,黄培栋立刻率众前往,并在鹿邑得到了很高的赞誉,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形容当年已66岁的黄培栋,绝非过誉。

早在70年代,黄培栋刚刚开始放水事业不久,就很关注乡亲们的生活状况,并积极投身慈善事业。只要乡亲们有困难,找到他,他没有不帮助解决的,人称黄大善人。

1975年,贾岭遭受了严重的水灾,闫梅大队书记找他帮乡亲们渡过难关,黄培栋二话不说,拿出30000元;

1976年,唐山大地震,黄培栋捐款2000元;

1981年,黄培栋父亲仙逝,为感谢四面八方前来帮人场的众乡邻,黄培栋宰杀四头牛,只待客不收礼,大宴三天;

1984年,邻居两位四十多岁的单身弟兄借黄培栋家的大黑驴拉磨,见二弟兄家徒四壁,黄培栋十分不忍,当即表示大黑驴不必归还;

1986年,李培仁担任贾岭公社书记期间,黄培栋又为过不去春节的鳏寡孤独捐助30000元;

1990年,李培仁牵头成立贾岭防水公司,但所招工人不会使用新型材料氯丁橡胶、SBS,就是有工程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干。李培仁打电话向黄培栋求助,黄培栋满口答应帮忙,把手头生意交给徒弟打理,从山西赶回来,与他一起回到贾岭的,还有氯丁橡胶生产厂家的技术员。在镇文化站,被黄培栋邀请来的技术员对防水工人进行为期七天的培训,手把手教给他们新型材料的使用方法,这些天,技术员的路费、食宿、培训费,全由黄培栋一个人负担;

1995年,黄培栋已经在水寨定居,在他家门左侧路口,有一个修车子的中年人,因给儿子盖婚房缺钱而长吁短叹,黄培栋问明原因,掉头就走,不一会儿从家里拿出20000元,并嘱咐修车人放心使用,不必归还;

1996年,味精厂因资金周转问题,黄培栋为这一项城支柱企业,一次拿出800000万元,帮味精厂渡过难关;

1997年,一位北京老板在项城遭遇困难,经人介绍,登门向黄培栋寻求帮助,黄培栋当即赠送50000元;

这些只是黄培栋后人有记忆的一些善举,还有许多事情是只有黄培栋自己一个人知道的,不计其数,据黄培栋大儿子黄金龙和表侄儿崔治安回忆,有一次无意中看到黄培栋保存的借条,大致看一下,数目从800到50000元不等,这些借条摞在一起有一尺高,有多少张,根本数不过来,二人好奇,用称称一称,一斤还多点。

2003年,东奔西走、积累无数财富的黄培栋因为煤气中毒、摔断股骨而被送往医院,这一病,整整十年,英雄垂老,让人扼腕;

2014年春,临终前几天,他让一直侍奉在侧的大儿子拿出那一捆借条,在一个搪瓷盆中一把火烧掉,几分钟内,巨额债务化作飞烟。这把恩义之火,让暮年的黄培栋更加散发出落日余晖般神圣灿烂的光辉。

几天后,黄培栋在水寨家中与世长辞,尊重父亲临终意愿,伤事低调办理,黄培栋被葬在齐庄村黄家祖坟、高速公路项城服务区的一侧。

blob.png

斯人虽去,威名犹在。如果你以贾岭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一下,不需要“众里寻他千百度”,就在第一页,就有这样一句话:“提起防水,我们都要感谢贾岭人黄培栋。”

从而,贾岭奠定了在防水行业中无可争议的发源地的位置。


来源:网络

所属专题: 项城市贾岭防水 请打开:http://www.fsclzs.com/zt/jialingfangshui/

标签: 河南防水第一人  项城防水  贾岭防水  黄培栋 

关于我们| 广告服务| 帮助中心| 友情链接| 联系我们| 意见投诉| 法律声明| 网站地图

版权所有 防水材料招商网-WWW.fsclzs.com Copy Right 2009-2016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:豫ICP备12009139号-9
本站只起信息平台作用,不提供任何交易支持。信息的可靠性、准确性及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,本站不作任何形式的担保。为保障双方利益,请您谨慎考虑。